首頁 ﹥ 網頁導覽 > 民族文化知乎 > 1-4學習文化-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誕生與成長 孔子是中國人的代表(551BC-479BC) 享年73歲 兩千五百多年來,中國人代代相傳,或多或少,都有孔子的精神血統。他生在周靈王二十一年,比印度的釋迦牟尼小六歲,比希臘的蘇格拉底大八十二歲,比猶太的耶穌大五百五十二歲。這六百年中,世界誕生了四位偉大的哲人,是史無前例的。
故事要從殷商談起。族人以燕子為部落的圖騰,他們的開國之君商湯,字天乙。在遠古時候,燕和乙兩個字原是相通的。商王朝以子為姓,始祖名叫做契,神話傳說他的母親因為吞食燕卵而生子,子乙兩個字連起來,於是有了孔這個姓。
孔子的祖先原是周朝的宋國人,都城在今天的河南省商都邱縣,到孔嘉兒子的時候,開始以孔為姓,傳了三代,名叫防叔,在特權迫害之下,遷居到魯國曲阜的鄉下避難。曲阜在山東半島的丘陵地與黃河三角洲的界線上,山水的形勢很好,是當時的文化名城。
家道中落的防叔,在這兒生了伯夏,伯夏生了紇,字叔梁。孔紇身材高大,是鄹吧的軍人,勇敢善戰。公元前五百六十三年的偪陽之役,魯國的先鋒部隊,一半攻入城內,不料敵方將城牆的懸門放了下來,企圖孤立他們。孔紇在亂軍之中,力舉懸門,讓兵士們通過,完成了攻城的任務。七年之後,孔紇服務的防城被圍,他留下一百人守城,率領兩百名兵士護送城主,安然到達友軍的陣地,而自己又回到被困的防城。最後還是擊退了來犯的齊國部隊。
孔紇的第一位妻子姓施,生了九個女兒。第二位妻子生了一個兒子,叫做孟皮,可惜有很嚴重的腳病,很難醫好,孔紇為了這一件事覺得非常遺憾,後來求得顏氏的幼女徵在為妻,那就是孔子的母親。當時孔紇己經五十多歲了,他的妻子年輕,恐怕丈夫不能生育,特地前往尼山祈禱生子,果然天從人願,就在西元前五百五十一年,生下了一個男嬰,取名丘,字仲尼。這個老來的孩子,給孔紇帶來很大的安慰。可是仲尼三歲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孔紇的去世,使孔家失去了支柱,仲尼的母親便帶著他搬到曲阜去住。
仲尼是個乖巧的男孩,最喜歡模仿大人祭拜鬼神,用泥土和野生花果做成祭品,練習行禮,當做遊戲。母親閒的時候,教他寫字,讀淺近的書,因為沒有力量送他到正式的學校去學習。而且也因為貧困,需要他在家幫忙做些雜務。所以他是以自修的方法完成基礎的教育的。
青年時期的仲尼,承父親朋友的介紹,在魯國的官府裡,擔任過小職員,最初是看管糧食的倉庫,後來也做過畜牧的事務。職位雖然很低,但他仍然很努力的去做。連魯國的國君昭公也時有所聞。仲尼十九歲的時候結婚,第二年生了一個男孩,魯昭公特別派人送了一條鯉魚來祝賀,仲尼為了感謝昭公的盛意,把兒子取名為鯉,字叫伯魚。
仲尼聰明好學,不斷的苦修,慢慢地遠近聞名,很多人願意跟他學習。他一面服官職,一面當教師,大家非常尊敬他。照那個時候的社會習慣,眾人稱呼他孔子。
問禮於老子
孔子一直嚮往周朝的禮樂典章制度,很想到京都洛陽去走一趟,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達成了願望。學生之中有個名叫南宮敬叔的,奉命陪他去洛陽考察,而且魯昭公還送了他們一部旅行用的雙套馬車,和一名僮僕。
雖然這個時候的洛陽已經大不如前了,可是由貫通四方的馬路,以環繞市街的高大城牆,仍然可以看出過去繁華的規模,師生二人都非常的興奮。
他們去拜訪管理國家圖書的老子,交換了很多關於禮制的問題。辭別的時候老子說,富貴的人為人餞行,常常贈送禮物,而仁者則贈送葴言。我沒有富貴,倒是願意仿效仁者,送您幾句話:「一個能深思明察的人,常常遇困厄,是因為他喜歡議論別人的緣故;學問淵博的人,常常遇到不測,是因為他好揭發別人的罪惡。所以為人行事,做子女的應該心存父母,做人臣的應該心存君上,不能只顧本身,存有一己的私念。」
孔子雖然很佩服老子,但是他想了又想,覺得老子的人生哲學似乎太消極了一點,而他自己處世態度是積極的,存心為世人做事,不願意遁世而獨善其身。
求樂於镸長弘
在洛陽的期間,他們又拜訪萇弘,請教樂的問題,萇弘很敬仰孔子的學問道德,曾經對別的朋友說:「我看仲尼這個人,儀表堂堂,態度謙和,記憶力強,博物不窮,好像見到了聖者興旺的徵象。」
從洛陽回來,孔子的名望更高了,來請求入學的弟子更多了,這個時候他是三十歲。有一次魯國的太廟舉行祭祀大典,臨時請他去擔任助理,因為他沒有做過這種工作,所以每樣事情他都很慎重的請教別的祭師,而招來背後的批評。
他的學生子路為了這件事情很不高興,孔子說:「這一次是太廟榮典,一切需要敬謹,那些儀式雖然我都知道,可是為了慎重起見,還是樣樣要問個詳細確實,這才叫做禮。」子路恭恭敬敬稱是。孔子又說,順便再告訴你:「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以不知並不是可恥的事,不知道而假裝知道,才是可笑的事呢!」
孔子的生活禮節
孔子在自己的鄉里,容貌恭敬溫厚,好像不善辭令的樣子,可是在宗廟祭祀和議論朝政的時候,卻言辭明晰通達,而態度更謹慎罷了。他出入宮門,總是低頭彎腰急行而前,端莊有禮,以示尊重國君。奉命迎接賓客的時候,一定進退有節。他日常用餐,定時定量,魚不新鮮,肉已變味,或切割不規矩的都不吃。偶然飲酒,但能適可而止。
遇有朋友或弟子過世,他一定親往照料,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從沒有吃飽過的,那一天裡哭過,就不會再唱歌。孔子出門上車,一定身正而立,手執韁繩。在車子裡面,不東看西看,不大聲說話,也不用手亂指,這些都合乎現代生活的觀點。
有教無類
孔子一生最大的抱負在政治,他渴望重整當時紊亂不堪的社會秩序,解救人民的痛苦,可是他最大的成就卻在教育方面。他學而不倦,教而不厭,謹慎虛心,誠懇的面對學生和後代,博得萬世師表的美名。在孔子以前,國家推行教育,全靠政府的官學,到了孔子時代,私人講學制度才算確立。他所收的學生很是複雜。從他開始,提倡教育機會平等,有教無類。上自君臣大夫,下至村夫俗人,不論老少賢愚,都可以隨時向他請教,打破了貴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的特權。
他平常教育學生,所涉及的問題非常廣泛,歸納起來,只有文,行,忠,信四個字。文是詩,書,禮,樂方面的知識。而行則是躬行實踐,不說空話。忠是盡心盡力,信是誠實不虛,平日自己要多加反省,更需要師友的督導和鼓勵。他因材施教,憑學生的資質天賦,調整教材教法,是生活教育的先驅。孔子對學生循循善誘,有問無不答,有答必然中肯,而且富於啟發性,將教與學結合在一起,開放而前進。四十年的教學生涯,為他在中國歷史上鑄下了不朽的地位。
苛政猛於虎
子三十五歲的時候,魯國的政權旁落在大夫孟孫,叔孫,季孫三家手裡,而且最後聯合起來反抗魯昭公,昭公只好出奔外方,他們就毫無忌憚的來行魯君的職權。孔子看不慣國政的混亂,於是帶了一批學生去了齊國。
走到泰山旁邊,看到一個少婦在墳墓前面放聲痛哭,就叫子路去問個究竟,那個少婦哭著說:「昨天我的兒子被老虎咬死了!」子路說:「那太不幸了,這真是一個可怕的地方!」那個少婦又說:「是啊!我的公公也是被老虎咬死的,更早以前我的丈夫一樣是被老虎咬的呀!」孔子很同情的說:「為什麼不離開這可怕的地方呢」哭著的少婦看了他們一眼說:「這個地方可怕是可怕,不過政治修明,沒有苛政,所以我不想搬家啊。」
孔子告訴隨從的學生說道:「你們大家要記住,對老百姓來說,苛酷的政治比老虎還可怕,知道嗎?」
治國之道
孔子在齊國住了兩年,齊景公聽說孔子來,於是召見他,並且問治理國家的道理。孔子說:「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風範,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禮節,做父親的要得威嚴慈愛,做兒子的要懂得孝道。」
齊景公明白,這就是孔子所注重的禮,所謂各盡本份,國家才有辦法。過了幾天,孔子又去看他,齊景公問當前最需要改進的是什麼?孔子說:「當前最重要的是節省國家開支,避免浪費。」
齊景公很想把孔子留下來替他做事,打算封一塊地方給孔子,可是卻遭到大臣們的反對,慢慢地冷淡下來,只是表面還對他非常客氣,好像很優待的樣子。孔子覺得在齊國沒有發揮的機會,就帶著學生回魯國了。
周遊列國
魯定公十二年的夏天,孔子開始清除魯國的惡臣三桓氏,那就是攬權亂政的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要解除他們的武裝,拆掉他們養軍隊的三個城市。
他先讓子路去勸告季孫氏:「邑有城池之固,家有甲兵之藏是最危險的事,臣下其所以會叛變,大多是由此而起,最好把城池拆掉。」季孫氏採納了他的分析,便自動把城池拆毀。而叔孫氏的力量最弱,不敢反對,也把藏兵的城池拆除了。最後剩下孟孫氏,由於家臣反對,不願意聽命令,魯定公看他推三阻四,於是親率大軍制裁,可是沒有成功。
這件事情最感震驚的是齊景公,擔心孔子繼續執政,魯國一定會強大起來,就想了一個歪主意。他們挑選了八十個美貌善舞的女子,三十乘裝飾華麗的馬車,派人送給魯定公。並且買通了季桓子。魯定公聽信了季桓子的建議。收下舞女和馬車,以後便沈醉在美色和歌舞裡,一連三天不處理國事。孔子眼看公權力不張,國君越來越荒唐,於是離開魯國,開始他國外十四年的流浪生活。
孔子的學說
孔子並不迷信,平時教導學生,很少談到鬼神的事情,但是承認天是人類最高的主宰,窮通吉凶,自有天命。他自信有繼承文化道統的責任,上天一定會保佑他。
孔子的學說以仁為中心思想,並不深奧,只要有一顆愛人的人便是仁。仁者沒有私心。即使遇到因難危險,若處之泰然,心中寧靜,就不會有甚麼憂懼了。
至聖先師孔子
孔子晚年雖然很受魯國當局的敬重,但是覺得行道濟世的希望越來越少,有點心灰意冷。在這以前,獨子伯魚先他而死,而對他打擊最大的,該是顏回的短命,沒有人可以繼承他的衣缽,留下無限的悲傷。
孔子七十三歲那年,子路戰死在衛國,不久自己也病倒了,有一天孔子拄著杖在自家門前散步,子貢來看望老師,孔子嘆息道:「泰山就這樣崩壞嗎?梁柱就這樣摧折嗎?哲人就這樣凋謝嗎?」說完之後淚流滿面,子貢看到老師的精神,比平常要差很多,就趕緊扶老師去休息。稍後孔子對子貢說:「天下失去常道已經很久了,唉,世人都不能遵循我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啊!」孔子說完這些話,過了七天就辭離了亂世,那是西元前四百七十九年的春天四月。
孔子死後,葬在魯城北方的泗水邊上,弟子們都在墓旁服喪三年,唯有子貢在墓旁搭了一間草屋,守了六年之久。弟子以及魯國的其它人相率到搬到那裡定居的,有一百多家,形成一個村子,大家便叫它孔里。
孔子是東方最偉大的教育家,哲學家和政治家。他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精神,鑄成了他在中國歷史上不朽的地位。他的思想,至今仍獨步於人類世界,不衰不墜,弟子們把孔子的談話,編纂成書,那就是中國文化的寶典-論語。它不但是中國人的聖書,也對世界文化造成重大的影響。在政治方面,則以建設禮義之邦,解救人民痛苦為依歸。而他那天下為公的大同思想,尤能開萬世太平,令人嚮往,所以後世的人,尊崇他為至聖先師。
補充
出生與年齡
1. 孔子生於西元前551年(551+2007=2558) 死於西元前479年 享年73歲
與西方(印西)佛陀年代相同生於西元前565年(565+2007=2572)死於西元前 486年享年80歲.
2. 西元指以傳說的耶穌誕生年為西元元年。在英文裡「西元前」是用B.C.來代表,「西元後」是用A.D.來代表;B.C.是Before Christ開頭字母的縮寫,意思是「在基督誕生之前」;而A.D.則是拉丁文Anno Domini開頭字母的縮寫,意思是「我們活在主的時代」。
孔子在貧窮的環境下長大
3. 孔子名丘字仲尼 母親姓顏 父親叔梁紇是魯國的勇士,曾為國立下戰功,被封於陬邑,又稱陬人紇。所以,孔子也算是貴族之後。不過,他的父親在他出生後三歲,就去世了
4. 孔子生於我國春秋戰國時代末期 身高190公分 童年生活困苦 15歲時成為孤兒 遭受屈辱 立志作學問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19歲結婚 兒子孔鯉
5. 孔子小時候沒受過貴族的教育,卻有很多謀生的技能,且能忍受貧困的生活。他做過送喪葬的吹喇巴的 也做過牧童 帶孩子 他在在文化上,仍保持最多的周文化傳統。其倫理教育也受到周禮的影響。
孔子他說自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1. 孔子做學問非常認真 在27歲時即主動思考古代官制和周禮的研究 這時期他開始講學,廣收弟子。他所辦的私學,隨著時間的過去,而逐漸聞名。平民和貴族都來學習 開創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
2. 孔子三十五歲那年,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三家大夫──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轟走了。孔子就到齊國去,求見齊景公,跟齊景公談了他的政治主張。齊景公待他很客氣,還想用他。但是相國晏嬰認為孔子的主張不切實際,結果齊景公沒用他。孔子再回到魯國,仍舊教他的書。跟隨孔子學習的學生越來越多。
3. 37歲時廣收弟子 子貢 顏回 子路都是這時期加入的學生
4. 孔子43歲時整理詩書 登泰山而小天下 回答弟子們的問題說 君子應如同大地一樣 ; 大地承載萬物 而大地卻在萬物之下 如此寬大的心胸 所謂天同覆 地同載 凡是人 皆需愛 是也
5. 孔子對曾參的教誨
孔子周遊列國
魯定公接受了齊景公挑選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魯國去,天天吃喝玩樂,不管國家政事。孔子想勸說他,他躲著孔子。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
打那以後,孔子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周遊列國,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政治主張。可是,那個時候,大國都忙於爭霸的戰爭,小國都面臨著被並吞的危險,整個社會正在發生變革。孔子宣傳的一套恢復周朝初年禮樂制度的主張,當然沒有人接受。
他先後到過衛國、曹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這些國家的國君都沒有用他。
孔子在列國奔波了七八年,碰了許多釘子,年紀也老了。末了,他還是回到魯國,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學生上面。
孔子的晚年
孔子在晚年還整理了幾種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詩經》、《尚書》、《春秋》等。《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集西周、春秋時期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其中有不少是反映古代社會生活的民間歌謠,它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尚書》是一部我國上古歷史文獻的匯編。《春秋》是根據魯國史料編成的一部歷史書,它記載著公元前722年到前481年的大事。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死後,他的弟子繼續傳授他的學說,形成了一個儒家學派,孔子成了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學術思想在後世影響很大,他被公認為我國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與顏淵
顏回字子淵,魯國人。在眾多弟子中,顏淵是孔子最為欣賞的一個,認為他好學而不違仁,最有可能繼承自己的理想。
孔子說:“顏淵這個人,他能夠保持三個月不違背仁之道,其餘的弟子能保持幾天乃至一月,也就到頭了。”“顏淵真是個賢人啊!哪怕只有一小盆飯吃,一瓢水喝,居住在簡陋的巷子裏,若是別人發愁還顧不過來,顏淵卻依然能保持快樂的心態。顏淵真是個賢人啊!”
孔子覺得,自己與顏淵之間最能夠產生共鳴。他說:“告訴他,他就毫不懈怠的去踐行,也只有顏淵能做到吧!”“顏淵,他對我的話,可以說無不會然於心,因心領神會而欣喜呀!”
孔子對顏淵說:“受人重用就出來做官,沒人重用就隱居藏善,只有我們兩個能夠這樣吧!”
顏淵做人,大智若愚。孔子說:“我跟顏淵說一天的話,他也沒有問難的話,好像很傻的樣子。等我回頭暗暗觀察他的行為舉止,發現足以發揮我所教誨的道理,才發現他一點兒也不傻。”
孔子問子貢:“你覺的你和顏淵誰更有才能?”子貢回答:“我哪敢跟顏淵相比。顏淵那個人,聽到一個道理,他就能發揚出十個來;我聽到一個道理,能發揚出兩個罷了。”孔子說:“是不如顏淵啊。我也認為你不如顏淵。”
顏淵體弱多病,二十九歲頭髮就白了,三十二歲就死了。孔子悲痛不已,大聲嘆道:“啊!老天要讓我的理想不能傳下去!老天要我的理想不能傳下去啊!”孔子因為顏淵之死,哭的非常傷心。
弟子們說:“老師太悲傷了。”孔子說:“太悲傷了嗎?不為這樣的人悲傷,還為誰悲傷呢?”
魯哀公問孔子:“您的弟子誰最好學?”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淵的弟子,最為好學,不遷怒於他人他事,不犯與過去同樣的錯誤。不幸的是,他短命死了。如今就沒有了,沒有聽說有這樣好學的人。”
顏淵早死,孔子一直為他惋惜,說:“真可惜啊!我看到顏淵進步,而沒有看到他止步。”孔子認為顏淵若不早死,一定會成為更了不起的人。
不恥下問
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孔圉(於音)﹐十分謙虛好學。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人學習和發揚他的這種好學精神﹐特地賜給他一個“文字的謚號﹐人們便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子貢﹐也是衛國人。子貢認為孔圉並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好﹐不應該得到那樣高的評價。有一次﹐他問孔子﹐衛君為什么要賜給孔圉“文的謚號呢﹖孔子回答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子又聰明靈活﹐而且經常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請教﹐一點兒也不覺得不好意思﹐所以才賜給他一個'文'字的謚號。經孔子這麼一解釋﹐子貢方才服氣。
“不恥下問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它的意思是虛心向別人求教﹐即使向比自己學問差﹑地位低的人請教﹐也不應覺得羞恥
有關孔子的小故事
因為窮困生活的磨煉,父親原是體格很好的,所以孔子身子也很健壯,這是他日后所以能經受得起各種困難,而精力始終充沛的緣故之一。
孔子是有志氣的。據他的自述,在十五歲已經立下了要好好學習各種知識和本領的志願。
孔子在十五歲時,死了母親。依照當時的習俗,母親是應該和父親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親葬在哪兒,他于是把母親的棺材暫且停在一條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個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現下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麼“五老胡同”了吧。
這時一位老太太── 一個名叫曼父的人的母親──便走來指點給孔子說︰“你父親葬的地方我知道哇,那地方叫防。”防是指防山,在現下山東曲阜縣東面,孔子因此才知道了父親的墳地,便把母親也葬在一起。
孔子這時還是一個少不更事的青年,雖然小心謹慎,但人事經驗是不多的。有一次,魯國的貴族季氏歡宴名流,這位十七歲的居喪的孔子便穿著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陽虎向他喝道︰“我們請的是有地位的士,並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來。
經過這一番挫折,孔子更發憤了。
過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養和各種才能,一天比一天進步,雖然年輕,卻已出了名。他在十九歲結了婚,二十歲得了一個兒子。魯國的國君昭公向他道喜,特地送了一條大鯉魚來。孔子為了紀念這樁事,便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鯉,號伯魚。伯是老大的意思,因為這是孔子的第一個兒子啊。──可是孔子也只有這一個兒子。
由於刻苦學習,孔子逐漸成了博學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條街叫達巷,達巷裡的一個老百姓就這樣說過︰“孔子這么淵博,他會的玩意兒我們簡直叫不上名堂來。”孔子聽見了,便謙虛地說︰“我會什麼呀?我會趕車罷了。”原來在這時有六種本領是一個全才的人必須具備的,這就是︰禮節,音樂,射箭,趕車,識字,計算。在這六種本領裡頭,趕車是被認為最低下的,所以謙虛的孔子只承認了這一樁。
孔子后來曾經告訴他的門徒說︰“我往日沒有得到從政的機會,可是我因此有了學會各種本領的工夫。”
孔子大概在二十六七歲的時候,才做了一兩回小官。一回是當“乘田”,這是管牛羊的官,孔子說︰“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養得肥肥大大的。”果然他養的牛羊都很肥壯。另一回是當“委吏”,這是一種會計工作,孔子說︰“叫我管會計,我就要讓賬上不會出錯兒。”果然他管的賬都是一點岔兒也沒有。他在青年時期工作就是這樣踏實,這樣負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