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生活學會成立20周年; 正春書院創辦27周年.弟子規與品德生活教學網路學校招生,優惠中電話0919140073 0919-140073
首頁
1
網頁導覽
2
中華百姓文化生博物館籌備處
3
博物館 - 中華文化生態博物館的理想和現實規劃與傳統博物館的不同2020.02.154
http://www.ccla.url.tw/ 中華文化生活教育&資訊網
中華文化生活教育&資訊網 803 高雄市鹽埕區瀨南街219號一樓
我是從事【弟子規】品德啟蒙教育教化二十四年的池學文老師。因為有願、有夢,要籌建「中華百姓文化生態博物館」(已下簡稱「華博」),作為「家文化」社區、家庭、學校三合一教育機構,想請您共襄盛舉,愛心無大小,無論如何都是感謝。社團法人中華文化生活學會成立於2004年,是台灣內政部立案的非營利文化教育學術團體,二十四年來(個人從1996年延續至今)從事儒學【弟子規】品德教學,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做人處事、進退應對的啟蒙教育。今年母親節前夕,後學在高雄亨利E2幼稚園教學【弟子規】時,就給孩子播了一段影片;影片中一個六歲小女孩叫唐子宜正在北京衛視頻道上唱著「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當時她閉著眼睛在唱,後來主持人問她閉著眼睛在想什麼?小女孩回答說 : 她在想,有一些小朋友在聽她唱歌,後來,許多小朋友來聽她唱歌,最後,全世界的小朋友都來聽她唱歌。她繼續唱著 :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小女孩唱這首歌時,她的音樂老師和全體工作人員以及台下觀眾都感動哭了,就連我都感動得無法唱完這首歌,我想到孩子怎麼可以沒有媽呢 ? 孩子的教育(特別是品德教育)誰來關懷呢 ? 這個孩子其實也唱出了後學的心聲、想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通過良好的品德教育,得蒙幸福。後學和團隊在這二十四年(1996-2020)的教學【弟子規】品德,緣於在這不確定的年代裡,不忍看到一些孩子不孝、不敬順父母、不尊師長、行為表現傲慢無禮、又不懂惜物惜時;我也不忍看到一些孩子翹課離家、打架作亂、甚或吸毒的行為(我在監獄教學、教化受刑同學24年有感)。父母養育孩子的辛苦,為孩子的付出從不求回報的,可是孩子不明白,不知其偏差行為等都會讓父母傷心難過,甚至暗自流淚,這些現象的造成關鍵在於教育失能;孩子缺少傳統家庭教育,學校體制教育又因社會價值觀的偏差,讓學校品德教育無從落實。在許許多多家長和老師的感歎下,「孩子難教、不好帶」的無奈窘境,大家都蒙受苦難啊。二十四年來(後學自1996年即投入公益教育關懷,當時我承擔「鹽埕文化協會」理事長之職)並延續中華文化生活學會至今,我為孩子們做著【弟子規】和族譜家規等品德教育,教導孩子們懂得孝親、尊師、愛人、愛己,確實有了一些成果。我的教學團隊25人,迄今教導過約1000個班級,23,000孩子,每個孩子接受我們兩年的義務教學,當後學看到孩子們能夠做到我們的教育學習而感動流下眼淚時,我告訴我自己,我們的教學確實能深入孩子的心,我暗自發願並勉勵同仁義工老師一定落實「要把孩子們帶起來,送回媽媽身邊」的悲願,為了加大廣度、擴大影響層面,我決定依照創會時的願景,經理事會、大會通過提案,自民國104年下半年開始,計畫籌建「華博」,作為社會大眾教育機構,期望通過教育讓每一位學習者改變自己、也改變臺灣,從歷史中去瞭解臺灣的演變,在文化中去感受兩岸的聯繫。又由於現實功利習氣的彌漫,國人價值觀的混淆,人的心靈有逐漸物化,精神日益沈淪的趨勢,政治惡鬥導致社會族群對立,國力步向衰微,仁人志士莫不深感憂慮,咸認為只有振興傳統文化,提倡倫理道德之理性,才能振衰起弊。其實臺灣素來就是保有傳統文化底蘊的重鎮,分散在各地的企業文教基金會宗教團體、藝文慈善團體,默默奉獻。為協助國人找回美意生活,打造真正具有中華文化的優良大環境,我決定選擇這個時間點,毅然發起,籌建「華博」計畫,作為社會大眾教育機構,為臺灣社會文化生活擎起一盞明亮的燈。「華博」由「核心館」(本會和臺灣人文99團隊)和廣大的「衛星館」 (具有中華文化元素者和支援「華博」、捐助「華博」的仁者) 組成,華博的定位在於「兩岸中華文化一家親,兩岸大中華文化生活共榮圈主張」,祈盼共同結合創造一個優勢的文化生態博物館。「核心館」引用中國“一帶一路”「開放、互學、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      敬愛的朋友,我在臺灣出生、成長、學習、回饋,我們從小接受儒家和傳統信仰的薰陶和良好的家教,從此懂得孝親、尊師、愛己、愛人,總覺得很好,也想讓中華文化美意生活能成為你我的最愛。這是一個二十年來的夢想,因為夢想必須實現,於是我們提出「籌募建設華博」的計畫,2015年5月起,獲得台灣政府內政部、文化部和教育部等同意,和衛福部的函文核准,讓我們公開辦理「公益勸募活動」,籌募建館資金。同時展開「華博」所需的文資搜集、分類、整理和「臺灣人文99團隊」建館永久顧問的義聘工作,幸蒙各縣市文化局相助,贈送許多出版文物,也蒙省主席林政則先生的接見、鼓勵。目前擁有「臺灣人文99團隊」各界領導30多人,榮聘到兩岸大型博物館館長、大學教育校長所長、文創設計專家、藝術家、兩岸交流負責人、和中小型企業董事長等,感謝他們願意朝共同理想,給我們諸多指導與協助,「建館永久顧問」就是建館的核心,成為「華博」的重要組成。由於建館基金需要在期限內完成募集新臺幣二億元,自2015年5月起,一年來我們僅向周遭好友募集了將近一百萬元,距離達成勸募金額仍有困難。自2016年6月起,我們除了嘗試向大企業募集外,也同時接受團體和個人的愛心捐助,特懇請企業主、贊助型基金會、寺廟教會、慈善團體、宗親會先進、能瞭解本案發起的心願,以教育公益之大愛,集眾善成林之功,幫助我們一臂之力,十二萬分感恩。為讓您充分瞭解本案,特奉寄相關計畫書、檔、華博建築預定圖示與簡易平面規畫等,懇請您指教,感恩您。並期盼獲得您的肯定,這一天的到來,再見。專此 敬祝夏安後學 池學文 敬上 社團法人中華文化生活學會創會長、中華百姓文化生態博物館籌備處總召集人會址 : 高雄市鹽埕區建國四路210號7F-1網址 : www.cclatw.org電子信箱 : cclachih8843@gmail.com http://www.ccla.url.tw/hot_373271.html 給各界支持弟子規品德生活教育的愛心朋友 2024-11-18 2025-11-18
中華文化生活教育&資訊網 803 高雄市鹽埕區瀨南街219號一樓 http://www.ccla.url.tw/hot_373271.html
中華文化生活教育&資訊網 803 高雄市鹽埕區瀨南街219號一樓 http://www.ccla.url.tw/hot_373271.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11-18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www.ccla.url.tw/hot_373271.html

池老師兒童弟子規(教品德) 歡迎洽詢 >>兒童家教班 師資培訓班 .洽詢專線0919-140073

中華百姓文化生態博物館(簡稱華博)與傳統博物館(簡稱一般)的不同
型態 : 
華博-
展現非物質性中華文化百姓關切的博物館。
一般-展現古物類的物質文化博物館。
 

使命 : 
華博-追求社會發展,由自己團隊做主,做到社會關注,百姓關切,能走出特色的使命,達到台灣大社區的整體發展
一般-是完成當權者的治治使命的展示博物館。

目標 : 
華博-1認同弘揚中華文化的主體建構 (凝聚地域,社區 和族群的認同) 通過民眾的積極參與,建構三個認同 : 我們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是誰 ? 我們想到哪裡去 ? 鼓勵百姓追求更好的未來。
一般-隨著當權者的意識形態而展出特定的教育洗腦。

收藏與展覽 : 
華博-
重在蒐集日常的,平凡的,能量產的文物,表現出日常百姓生活的面貌和通過展覽尋求百姓共識,達到解決百姓關切的問題。側重於特展,藉由展題不斷推陳出新,吸引百姓參與的意願,也持續維持和民眾的互動關係。
一般-重在蒐集過去的古董寶物。

理念: 
華博-
兩大核心理念 : 台灣的族群文化特性和台灣未來的居民導向。讓百姓認同人們的習俗,語言,生活習慣,飲食,信仰和歷史感,將這些東西結合過去與現在和未來,共同建構出台灣大社區和大樂原本連結的緊密關係,建設大中華文化生活共榮圈。
一般-
為政權服務,沒有居民導
理念。

組織結構 :
華博-極簡單的機構組織,財源地方化(成立基金管理委員會和華博經營管理處,財源採完全民間集資投資方式取得) ,建館營運後得設 華博基金發展委員會,接受百姓捐助)
一般-政府完全投資,內部人員組織龐大,消耗過多預算。

實務運作與導向 : 
華博-
科技整合,(結合現場復原和科技製作,引進AI導覽解說等),主題導向 (設百姓關注的各區展館)。呈現大中華文化生活共榮圈理念
經常變化主題做各類百姓關注的生活展。華博不是一個懷舊的展示館,它發展的策略是將過去所發生的事,如歷史,文化習俗,社會經濟活動,教育,藝術和生活等等,給予一個最佳的詮釋,希望創造出一個新的未來文明。
一般-重在物件的展出運作而已。

教育功能與營運基礎 : 
華博-百姓集體記憶的重建。所有展出將以不會請假,不喊累,不用長期培訓的機器人來面對訪客,這是吸引訪客,特別是小孩和年輕人入館的第一步。由於生態博物館重視每個人的生活議題和認知,所以展出內容當賦以教育意涵,提供一個正確而正面的良知選擇。展區充滿各種不同的活動,依據展出內容特性設計出不同風格的活動,讓訪客在活動中受了教育,長了知識。在生態博物館哩,物件收藏不再是成立博物館的充分條件,我們沒有價值連城的古物,卻有無價的非物質文化所帶給訪客精神上的收穫。
一般-政府意識形態的灌輸。櫥窗式展覽,物化嚴重,沒有理念,看了一次就不再看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