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生活學會成立21周年; 正春書院創辦28周年.弟子規與品德生活教學線上開課一對一提供教學短影片.洽電0919140073 0919-140073
首頁
1
網頁導覽
2
中華百姓文化生博物館籌備處
3
博物館 - 中華文化生態博物館的理想和現實規劃與傳統博物館的不同2020.02.154
https://www.ccla.url.tw/ 中華文化生活教育&資訊網
Missing parameters [image]

池老師兒童弟子規(教品德) 歡迎洽詢 >>自編特色書籍銷售中.洽詢專線0919-140073

中華百姓文化生態博物館(簡稱華博)與傳統博物館(簡稱一般)的不同
型態 : 
華博-
展現非物質性中華文化百姓關切的博物館。
一般-展現古物類的物質文化博物館。
 

使命 : 
華博-追求社會發展,由自己團隊做主,做到社會關注,百姓關切,能走出特色的使命,達到台灣大社區的整體發展
一般-是完成當權者的治治使命的展示博物館。

目標 : 
華博-1認同弘揚中華文化的主體建構 (凝聚地域,社區 和族群的認同) 通過民眾的積極參與,建構三個認同 : 我們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是誰 ? 我們想到哪裡去 ? 鼓勵百姓追求更好的未來。
一般-隨著當權者的意識形態而展出特定的教育洗腦。

收藏與展覽 : 
華博-
重在蒐集日常的,平凡的,能量產的文物,表現出日常百姓生活的面貌和通過展覽尋求百姓共識,達到解決百姓關切的問題。側重於特展,藉由展題不斷推陳出新,吸引百姓參與的意願,也持續維持和民眾的互動關係。
一般-重在蒐集過去的古董寶物。

理念: 
華博-
兩大核心理念 : 台灣的族群文化特性和台灣未來的居民導向。讓百姓認同人們的習俗,語言,生活習慣,飲食,信仰和歷史感,將這些東西結合過去與現在和未來,共同建構出台灣大社區和大樂原本連結的緊密關係,建設大中華文化生活共榮圈。
一般-
為政權服務,沒有居民導
理念。

組織結構 :
華博-極簡單的機構組織,財源地方化(成立基金管理委員會和華博經營管理處,財源採完全民間集資投資方式取得) ,建館營運後得設 華博基金發展委員會,接受百姓捐助)
一般-政府完全投資,內部人員組織龐大,消耗過多預算。

實務運作與導向 : 
華博-
科技整合,(結合現場復原和科技製作,引進AI導覽解說等),主題導向 (設百姓關注的各區展館)。呈現大中華文化生活共榮圈理念
經常變化主題做各類百姓關注的生活展。華博不是一個懷舊的展示館,它發展的策略是將過去所發生的事,如歷史,文化習俗,社會經濟活動,教育,藝術和生活等等,給予一個最佳的詮釋,希望創造出一個新的未來文明。
一般-重在物件的展出運作而已。

教育功能與營運基礎 : 
華博-百姓集體記憶的重建。所有展出將以不會請假,不喊累,不用長期培訓的機器人來面對訪客,這是吸引訪客,特別是小孩和年輕人入館的第一步。由於生態博物館重視每個人的生活議題和認知,所以展出內容當賦以教育意涵,提供一個正確而正面的良知選擇。展區充滿各種不同的活動,依據展出內容特性設計出不同風格的活動,讓訪客在活動中受了教育,長了知識。在生態博物館哩,物件收藏不再是成立博物館的充分條件,我們沒有價值連城的古物,卻有無價的非物質文化所帶給訪客精神上的收穫。
一般-政府意識形態的灌輸。櫥窗式展覽,物化嚴重,沒有理念,看了一次就不再看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