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生活學會成立21周年; 正春書院創辦28周年.弟子規與品德生活教學線上開課一對一提供教學短影片.洽電0919140073 0919-140073
首頁
1
網頁導覽
2
中華文化生活學會
3
映心之路-序文34
https://www.ccla.url.tw/ 中華文化生活教育&資訊網
Missing parameters [image]

池老師兒童弟子規(教品德) 歡迎洽詢 >>自編特色書籍銷售中.洽詢專線0919-140073

a7032a521bd7e5b8dc97b9da95926a25.PNG

序一 「映心之路」序文 本會顧問 吳連賞教授

      學文兄別號鹽埕老獸醫、映心老人。他在50歲以前全力拼搏事業,除了長期擔任獸醫以外,並曾任Arbor Acres原種雞場副場長,也曾任知名美商輝瑞大藥廠台灣產品部經理,後來自營大仁家畜診所,並經營星曄貿易公司,堪稱醫商兩棲,功績赫赫。
      學文先生於50歲榮退後皈依佛覺,潛心佛法,創立了「高雄鹽埕文化協會」,後來更成立「中華文化生活協會」,致力於中華文化儒釋道教理的宣揚與推廣,池理事長對中華文化的推廣、尤其弟子規廣為宣傳,甚至自掏腰包,籌款發行各種弘揚儒家思想與中華文化重要出版品的舉動,更是受到大高雄地區民眾的高度讚揚。近八年來他所出版的「弟子規學習單」、「諺諺讀弟子規」、「弟子規教師寶典」、「中華文化藝術結盟大會論文特輯」等,並主編「中華晨光雜誌」、「映心雙週刊」、「正春義學老年專刊」,若稱他為南台灣最不遺餘力推廣弘揚中華文化最重要的旗手,當不為過。
      我個人的專業是人文地理研究,比較擅長的區塊是兩岸關係,越是了解中國發展特色,越是完整的考察大陸庶民生活實況,越是深刻感覺到中國各城市,都呈現非常強烈的兩面性格與兩難困境。以北京、上海為例。北京這個帝王之都,有現代化的新穎建設與綠化工程;而長江口的東方明珠上海,這個世界都市,黃埔灘絢麗夜景、新天地亦古亦今的石庫門文創設計,在在都讓人為之神往。大陸絕佳的自然景觀,看不完的好山好水,豐富深蘊的歷史文化,

      數不盡的傳奇故事與歷史人物,還有吃不完的人間美食,堪稱極具吸引力。還有中國大陸已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的三十餘處自然與人文世界遺產,同時培訓了相當稱職的導覽人員,超強的旅遊魅力,值得我們效法。可是另一方面,中國脫貧問題仍然存在,沉重的人口壓力、諸多的農業難題、嚴重的下崗與盲流問題、環境汙染及智財權侵犯問題;以及隱藏在街頭巷尾普遍充斥的落後、失序、雜亂的一面,還有整個社會經濟好轉以後所瀰漫的一股拜金主義和暴發戶心態。讓人感覺人文精神與人性尊嚴已然迷失。筆者多年觀察,對中國大陸的整體評價是「山明水秀人不秀、江山多嬌人不嬌、風景優美人不美」。聯合報曾報導北京網友及新加坡記者對台灣深蘊的人情味與社會風氣讚譽有加,在大陸待越久越想回溫馨小島,台灣的好只有離開台灣才知道。

      台灣在人文精神與道德方面為什麼遠較大陸成熟,而且整個社會彬彬有禮呢?說穿了其實就是中華文化與儒家思想的長期深耕與潛移默化有以致之,試想今天全球華人社會中,最具有人文氣息和最深蘊儒學價值的正是台灣,她正是得利於60年來播遷來到台灣的各省人士奔走貢獻並揉合了台灣在地精神,而淬練出不俗的中華文化台灣化的魅力與特色。如此看來,池理事長二十餘年來對中華儒家思想的弘揚與宣導,自然也是今天台灣美善特質的重要貢獻者之一,個人因深受池理事長的行動力所感動,今天他的「映心之路」大作即將問世,對當今人文精神逐漸迷失的此時此刻,更具振聾發聵之作用,故樂為之序。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副校長

吳連賞 敬識   101年10月30日

95869ad7b470ad2b72e9eb356e199fb6.PNG

序二 「映心之路」序文 本會常務理事暨學術委員   蔡根祥教授

     花了幾個小時,終於將這本「映心之路」的電子版初稿瀏覽般看完了,心裡有很多感慨,更有無限的感動。

     宋代儒者常常用一個比喻來講解義理根源之學說:「月印萬川」而「萬川映月」。月亮代表天地造化的大能,萬川比喻我們每一個人的道德本心;天地與人心相連通,人秉持天地所賦予的靈性,也應該盡力呈現與實踐天地造化的豐功與偉秩。池理事長取這個「映心」之名作為自己的號稱,想應該有這一份會心,一份執持,一份實踐。

      中華文化生活學會自2004年成立,我就一直在會員之列,也是時至今日少數仍在的創始會員之一。在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原本的三位教授裡,黃忠天教授主持中華經典學會,鄭卜五教授承接高雄市經典文教學會,而我則追隨高雄師大國文系周虎林教授、汪志勇教授加入中華文化生活學會,承乏擔任理事、常務理事之職,到現在已經八年了;而因為在大學任職,教授中華文化核心──經學,所以也被推舉會中的學術委員。在這八年之中,眼看著花開葉落,會務發展,人事變遷,波瀾起伏;而值得慶幸的是本會一直屹立不搖,走過了「去中國化」的浪潮而沒有隨波逐流,才有今日的花果碩茂。八年來,人的變化最大:汪志勇教授已經仙逝,而當年隨來的門弟子也猢猻四散。剪紙大師也辭別人間,太極拳李武忠老師也因年邁且曾受傷,宣告退隱;還有所謂音樂指揮專家因意見不同而拂袖,文化工作者以志向改變而不告而別,諸如此類者,能不令人懷念與感慨。

      八年來會中的活動,我因好玩喜散,並沒有全部參與其中,只有跟學術有關的參與較多。其中以「98第一屆中華文化藝術結盟學術大會」與「弟子規」教學活動為最。結盟學術大會我邀請了同事黃忠天教授來發表學術論文,由我主持;至於「弟子規」教學,我曾經擔任師資培訓的講習老師,而且,我也因為與澳門的特別關係,曾經受邀至澳門大學附屬學校,擔任中華文化傳承大會的主賓,並且以「從《弟子規》做起」為題演講;而我演講的內容,老實說是參考了池理事長先前的經驗;我事先曾請教過理事長,而理事長也大方地給我一張他自己演講的光碟錄影,那我如獲至寶地詳細觀看,當然最後我改動了一些,也加入了我自己的意見;事後據說也頗能感動不少學子。八年,並不算短,在各種變化中,還好有池理事長一直在看護著中華文化生活學會,所以,學會才會從社會活動,進而切入網路世界,成立中華文化等藝術生態博物館全球教育與資訊網站,更推進到教育層面,在各小學裡進行弟子規教學,而且也成立了正春書院,推展一連串文化活動。從育苗、栽培、成長、茁壯,到開花結果,延展傳播,池理事長一直都是那位看守著中華文化的園丁。

      八年也並不很長,比起民族文化的生命來,有點小巫見大巫;然而如果沒有每一段「小巫」,就不可能連接成「大巫」,民族文化就是這樣傳承遞接而來的。「月印萬川」會直到世界盡頭,而「萬川映月」呢?期待池理事長、下一位池理事長、再下一位池理事長不斷的遞接,相信也能與天地同壽的。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所長  蔡根祥 序 101.10.20

6e14c329e3bcd3f6571aca5d5b1489f1.PNG

序三 「映心之路」序文 道德心.光明路   戴朝福老師 本會正春書院學術委員

      人與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人有「無限」的心靈,這是上天給人最可貴的恩賜,而其他動物沒有,所以到現在還過著原始的生活。

  人本著這心靈的無限,用它到器物上來,就會有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用它到藝文上來,就會有豐美多姿的藝術創造;同樣的,用它到言行上來,就會表現出各種不同的道德品貌...。

  正由於心靈的無限,相對的,也為人類帶來「無限」的危機。試想:可以毁滅人類的核子彈、讓年輕人墮落的搖頭丸、以及足以破壞人際和諧的爭權奪利行為等等,哪一樣不生發於無限的心靈?所以「無限心靈」可好可壞,只有提撕道德心的自覺,主宰一切,才能讓世間各種人文創造,往正面走,造福而不破壞人類,這才不致蹧蹋上天給我們可貴的恩賜。

  《映心之路》的出版,我仔細推敲:它所要映的「心」,即在托顯中華文化生活學會所要表達的這份無限的道德「心」;它所要走的「路」,其實也是在超越現實、功利的世俗習氣中,所要走出去的一條為國家為社會之理想未來的光明之「路」。

  工商社會,人人講現實,個個重功利,一切雖都已步入法治,但無論法條制訂得如何周密,都無法杜絕「無限」的人心去鑽法律漏洞,所以正本清源之道,即在提倡道德教育,    

      讓人從價值自覺中,不只不會犯法,還願行善。而道德不尚空談,重在實踐,實踐之道,就在自小從進退應對的日常生活中做起;有鑑於此,學會在池學文理事長的帶領下,大家全力以赴地到各社區及學校推行「儒學弟子規」教學。八年來,高屏地區已有一萬六千名以上的學童受惠,他們懂禮貌,孝父母,友愛同學,認真課業,從這裡,我們看到了下一代的希望。

      南部政治性的意識型態向來都很強烈,連帶地也莫名其妙反對傳統,很多人一提到「中華文化」,便貼上「敵對」的標籤,一聽到「儒學」、「弟子規」,打從心裡便嗤之以鼻,在這四面楚歌,處處艱難的情況下,學會仍一本初衷,堅持下去,遭遇過挫折,也嚐盡了苦頭,所以這條「映心之路」,其實也是一條坎坷之路;但挫折正是考驗學會的真誠,艱難也在磨練團隊的意志,池理事長「歡迎艱難」的那句名言,應是對此的感發。

      儒學講情講義,重視「家」的幸福。有感於大環境的改變,很多年輕人為了謀生,不得不離鄉背井,留著父母守家,為讓孩子想家,讓老人家減少可能的孤寂,學會特擴大服務,成立「正春義學」,提供場所,讓老人各獻所長,相互學習、聊天,使晚年生活更為充實而有意義,這種促進「少懷」、「老安」的社會使命,充分彰顯了普世價值。

      欣見學會一路走來,朝氣蓬勃,不減當年,在此創會八周年前夕,我謹以最誠摯的心,賀我們學會永續發展,也祝大家身體健康,一起為世人搭建的「映心之路」,共同努力,勇往直前。

戴朝福 敬識 10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