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光复 - 历史明镜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 全民欢欣张灯结彩.
台湾本是中国的一省.
从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4月17日到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光复,时年1945年10月25日。日本人蹂躏台湾人整整50年了,够狠了。日本人的后代是否忏悔了呢 ? 以史为鉴
台湾人民随同全中国人民经过50年的艰苦抗战,终於实现了驱逐日本侵略者,台湾重归祖国怀抱的愿望。台湾人还能分族群吗 ? 再怎么样,台湾人就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族群之一。
10月25日,这个台湾人的集体记忆里,台湾人奔走相告,欢欣鼓舞,村村户户张灯结彩,家家点香然烛,祭祀祖先,告慰先人。台湾人当知彼此感恩,修好两岸人民的感 情,让我们回到集体记忆里,记得失去国家的痛苦。
台湾人与抗战 (70周年庆有感)
台胞抗日在祖国 日据时代 , 二次大战结束前 , 在中国大陆台湾人有十万人 . 成立各种抗日团体 , 如 : 北京台湾青年会 , 上海台湾青年会 , 平社 , 台湾自治协会 , 厦门海志社 , 闽南台湾学生联合会 , 中台同志会 , 台湾革命青年团等, 发行《台湾》刊物 , 提出 : 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 .
台湾人与七七抗战 转载自林德政(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 )
抗战是中国人生死存亡的一场大战。它是全中国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与党派都参与的战争。
对这样的战争,当时日本殖民地台湾,让人意外的也有众多热血青年投入战场。所谓不分党派,指的是国民党与中共都参加了这一场圣战,台湾竟然也有为数不少的青年分别加入国共两个阵营,间接投入抗战。这里介绍台湾人在战争期间与国共两党的关系。
中国抗战与台湾革命乃一物之两面,非相辅为用,不足以速其成。……台胞欲变奴为主,亦必须协助祖国抗战。
台湾革命团体联合会 台湾革命团体联合会倾向国民党,这段话反应他们看待台湾人与中国抗战的关系,我们就以此展开来介绍国民党阵营的台湾人。
台湾志士与国民党
一、外交部门
黄朝琴是战时唯一派驻海外的台籍高阶外交官。「台湾文化协会」要角之一的黄朝琴,1897年生,台南盐水人, 1923年自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再到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攻读政治硕士, 1935年5月出任驻旧金山总领事。
抗战爆发,黄朝琴召集旧金山侨领,成立「金山华侨救国总会」,协助中国抗战,黄朝琴为名誉会长,鼓励华侨捐款,捐者给予襟章佩戴,至黄朝琴於1939年离任止,华侨为抗战捐出将近400-500万美元。黄朝琴在旧金山又协助处理发生於1937年8月的「广源轮案」。
时美国航商苏登克里相森公司(Sudlen Christensen)购得轮船一艘,取名「广源轮」,想向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申请「船舶临时国籍证书」。俾出港营运,待回国后再依法登记,换正式国籍证书,黄朝琴调查发觉该船载有废铁2,000余吨,将载往日本大阪,且船长、轮机长及大副都是日本人,二副以下船员才是中国人,黄以中日业已爆发大战,该轮船所载废铁系制造军火原料,显有资敌行为,即电外交部请示,外交部电复不应发给船籍证书。
日本方面乃於1938年4月向美国联邦法院声请扣押该船上的废铁,美国法院受理后,即派法警上船执行,黄朝琴以该船业已由中国政府徵用为国有船,美国不能对该船施行管辖权,应驳斥日方要求,黄代表中国,向美国联邦法院提出参加诉讼,结果中国胜诉。广源轮案交涉将近两年,黄朝琴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殚精竭虑,全力以赴,身为台籍外交官,有功中国。
二、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
抗战期间的国际宣传处是一个重要机构,先后任职其间的有魏景蒙、沈剑虹、朱抚松、沈錡、李嘉等人。
台湾人曾任职国际宣传处的有苏芗雨等人。苏是新竹人,1902年生,北大哲学系毕业,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进修心理学,1938年起,先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日本科工作,日本科科长是崔万秋。苏负责收听日本的广播,以得知日军前进方向,并收听日本记者从战地打回本国的电话,了解综合消息,收得的广播立即翻译成中文,交军政部参考。武汉沦陷前,苏芗雨随工作单位迁到湖南衡州,再迁重庆。后前往桂林,在广西广播电台工作,职司对日广播,并在《广西日报》写星期专论。
三、国际问题研究所
国际问题研究所主任是王芃生。
在国际问题研究所工作的台湾人有李万居、谢南光、连震东、林啸鲲、许显耀等人。李是云林人,1901年生,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攻读社会学,在国际问题研究所负责搜集广东、香港、越南一带之日本情报。
谢南光是彰化人,1902年生,原名谢春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1931年12月到上海,担任《台湾新民报》驻上海的通信员,创办抗日宣传机关「华联通讯社」,在上海时已加入中共地下组织。抗战爆发后,到国际问题研究所任职,在香港搜集日本情报。之后担任国际问题研究所第一组组长,再升任主任秘书。
连震东, 1904年生,台南人,庆应大学经济学部毕业,1931年6月,见国民党元老张继,得张照顾,后随张继到西安,任西京筹备委员会专门委员,并曾任职西安市政建设委员会。
1944年夏天,往重庆,任职国际问题研究所,从事日本战时经济之研究,任专门委员,后升第一组副组长。
林啸鲲,1901年生,屏东人,上海国民大学国文系毕业,林啸鲲在国际问题研究所担任秘书,实际上在「中、美、英、苏国际顾问室」,从事情报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四、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军事委员会军事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抗战期间侧身军统工作的台湾人是林顶立。
林顶立是云林人,1908年生,早年加入军统局前身的特务处,曾经担任厦门公安局侦缉处副处长、军事委员会特务组组长。
1932年受命在厦门处理台湾浪人与当地警察的冲突问题,与后来担任军统闽南站站长的连谋有所接触,1939年他在香港与军统香港机构建立联系,军统利用他与日本特务的关系,指示他打入日本「兴亚院」,从事反间谍工作,他担任军统局闽南站第二组组长,也是厦门情报组组长,这个组也称为「台湾挺进组」。
五、广播方面
林忠本名林坤义,1914年生,南投草屯人,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肄业。初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五部,负责对日本宣传,晚上到中央广播电台,对日本广播。南京沦陷先后在汉口电台及长沙电台工作,除了日语广播,也用台语对台湾广播,劝告日本一般民众及台湾同胞起来反抗日本军阀的对华侵略战争。
六、平面媒体
平面媒体方面有谢东闵、宋斐如等人。
《广西日报》是广西省政府主办,谢东闵1942年3月间,任电讯室主任。收听日本方面东京同盟社的日语新闻广播,择要摘译,刊於报纸,5月5日,他因收听广播,得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将访问英、美,以及美国强大的加利福尼亚号战舰将开往地中海,刊於报上头版。宋斐如在1943年8月时担任《广西日报》主笔,撰写专论,计发表有《勿忘台湾》等文。
七、拍摄抗战电影
以抗战为题材的电影是对日作战的另一战场。
战时以拍摄抗战影片闻名的台湾人是何非光,原名何德旺,1913年生,日本大学文学戏剧科毕业。1938年在汉口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制厂),先后主演多部以抗战为题材的电影,如史东山导演的《保卫我们的士地》,如袁丛美导演的《热血忠魂》等。何非光演而优则导,抗战期间他执导的抗战影片共有《保家乡》、《东亚之光》、《气壮山河》、《血溅樱花》等片。都是中国电影制片厂出品。
《东亚之光》一片以被感化的日本俘虏的「良心供述」和「正义的呼吁」为主题。
台湾志士与中共
一、蔡啸在新四军
蔡啸,1919年生,台南人,1934年自台湾到厦门,欲参加国军,因系台籍,被国民党当成日本特务拒绝,抗战爆发,参加由张鼎丞、谭震林领导的「闽西南抗日游击第二支队」,不久调到新四军教导总队。后任新四军第六师18旅教导营营长、旅部参谋处作战教育科科长。
二、沈扶接待日俘
沈扶,台北人,1913年生,中小学教育在台湾接受,17岁时随父母亲举家迁回大陆,之后在上海求学。1939年派到第18集团军总政治部的对日工作部门,从事日本有关资料研究和翻译,兼管理日本战俘。奉中共总政治部之命,解送一批日俘去西安。
沈扶另外做日本相关资料的研究,分析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主要战场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然后提出研究报告,经讨论后,交有关部门参考,部份研究成果发表於延安《解放日报》。另外他又担任中共对日工作部门的日本籍顾问林哲(原名野板参三)的翻译。
三、医药部门
有林栋、杨美华等人。
林栋,台南人,1943年毕业於日本名古屋大学药学系,旋到山西太原,初到太行山根据地,先在太行军区司令员处当参谋,在培训医护人员处教书,后来到八路军野战总部卫生材料厂工作,当时中共制造医药的设备相当简陋,场地是借用民宅、庙宇,设备只是一些可拆可装的原始工具,除了从日军医院缴获一台单冲式压片机外,其余都是靠共军自己解决。
杨美华,女,高雄人,日本东京齿科医专毕业,1945年,以应聘日人在华北办的轻工业公司招工名义,由日本到山东,投身中共八路军游击队,参加医疗及翻译等工作。
冯志坚,女,台北人,原名翁阿冬,翁泽生之妹。1938年经廖承志介绍,从台湾经新加坡到延安,担任延安女子大学医务所所长。
以上所述台湾人,不过是百中之一。那些台湾人有功於抗战,永载於史册。让人好奇的是他们为何不辞千辛万苦跑回中国?是中国政府主动招手?是国、共两党领导人主动聘请?都不是,完全是他们自动自发的行为,而其动机是民族主义,是汉族民族意识。这是当时台湾人最宝贵的国族认同,亦即唾弃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一心向往祖国,这是台湾历史不可或忘的的一页。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中午 , 日本天皇透过电台作玉音放送 , 宣告日本接受盟军无条件投降 . 结束五十年的血腥侵略和殖民 .
当台北市民经由亲友暗中传递此一讯息时 , 因害怕日本警察威势 , 只好将此喜悦埋在心里 , 后来消息迅速传开 , 家家张灯结彩 , 户户祭告祖先 , 锣鼓喧天 , 鞭炮声响云霄 , 泉台北市化为欢呼漩涡 . 日本投降宣告初期 , 日本军部曾拟定的一项 "最后处置" 名单给于销毁 , 当时在美军登陆台湾的最后阶段时 , 将各地所有的 " 指导份子" 含 街庄长 , 大地主 , 地方有力者和政府的的 "黑名单" 予以监禁 , 甚至除去 . 地方"黑名单"人物 , 第一名吴三连 , 第二名庄真 , 第三名吴新荣 .
韩石泉 , 台湾人 , 第一届省参议员再期回忆录中提及日本政府曾命令相关单位 , 如果时局急迫且面临最后关头 , 准许随时随地处置黑名单中人物 .
中华会馆
财团法人高雄市中华会馆列士祠史迹
● 前言
台湾本是我国版图,是我海疆的重镇。光绪二十一年(1895)因甲午战争,清廷姑息养奸 ,派李鸿章与日相伊藤博文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澎割让给日本。日本据台后,逐将原住民和大陆来台者,均编订户口,称为华侨。我侨民热望政府设机构驻台以执行侨商褓姆任务。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经多次交涉,日本同意国民政府於民国十九年在台设领事馆。二十年四月四日馆设於台北,升起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侨民兴奋若狂。首任总领事为林绍楠,当时驻台经商者有六万余人,他门在领事馆未成立前,为谋侨旅安全和发展,不甘异族统治,发起组织「华侨俱乐部」,惟日本政府常藉机迫害侨民,华侨们为团结更多力量即由俱乐部改组成立「台湾中华会馆」,受领事馆之指挥,领导秘密组织「华侨抗日救国会」,为国效劳、搜集情报,后因事机不密,被捕者有壮烈牺牲,有临危不屈者,发扬我中华民族大无畏气节。
● 高雄中华会馆烈士祠沿起
高雄中华会馆(本祠前身)系日据时期(民国13年7月25日),由旅高侨领周炳章、柯礼臣、张锡祺、黄春来、杨清泉、林家发、谢杰官、林叶、蔡继堂等先列所发起,当时会址设於高雄市新滨町(即今鼓山区滨海路),并公推周炳章先生为首任会长。目前高雄会馆烈士祠为全省28个中华会馆中仅存者。
● 中华会馆为国家做了甚么?
昭雪国耻纷组救国会 – 民国二十四年,日军压迫日趋严重,海外华侨积极响应,拥护政府抗日。在中华会馆掩护下,各地纷纷成立「华侨抗日救国会」。本祠亦奉侨委会陈树人密令,筹备成立「高雄中华会馆华侨抗日救国会」,参与台湾光复运动。并为充实基金,筹组「海南岛实业公司」策画业务,所有营业收入除开支外全数充作会馆基金。
七七事变办理撤侨工作 – 民国二十六年,野心日本军阀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我政府唯恐祸及旅台侨胞,办理撤侨工作。由於战事紧急,高雄中华会馆召开紧急会议,处理撤侨工作,获总领事馆派英商长江轮船公司「威利号」来高雄港接运,往返高雄和厦门期间,但因合同期满,滞留高雄之归国华侨仍有五千余人,经济困难者均安顿在会馆之临时休憩所。
撷取情报供我政府参考 – 中华会馆於抗战期间均遭日本宪警跟踪,但抗日救国军忠贞干部仍不畏惧,参与抗日。后遭日本酷刑毒打;以水罐鼻、日夜站刑、不给饮食等惨无人道。 本网以此报导日本军阀政府残害中国人的事实以为世人和平见证。
遥祭
池学文理事长之先伯父正杰公、正洪公、先父正春公,均为中华会馆干部,一生行事爱国爱民,奈因二二八事件,横遭台湾流氓毒打,后遇善心邻居收留庇护。当时国军进入扫除流氓,其实先父母知悉流氓是谁,那时毒打先父的流氓已吓派胆躲在粪坑里,先母却不想告知国军,以免流氓被杀,其慈心如此,不为外人知。我辈亦身为二二八受难者,但我们从不想要求国家补赏,只期望受同样是受难者之学者家属,在写这段史实时,不再有恨,如此可安先灵。
台湾人奔赴大陆抗战共赴国难
台湾义勇队保卫祖国收复台湾
《台湾》1923年创刊。日据时期,台湾青年黄呈聪公然提及「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纪念祖国抗日台湾同胞 一代 菁英 : 林思平 李子秀 杨诚 林栋 杨美华 谢东闵 谢南光 李万居 黄朝琴 丘念台 李友邦 翁俊明 萧道应 宋裴如 ...
台湾义勇队保卫祖国收复台湾
本文旨在驳斥 中华民国前总统李登辉公然在日本媒体发表 " 我是日本人" , "台湾和日本是一国" , "钓鱼台是日本的" , "台湾没有对日抗战是事实"等的叛国言论 , 本网沉痛指出 : 李登辉所指"台湾没有对日抗战是事实"一语中的 " 台湾" 该指的是"日本统治当局" 而非"台湾人" , 又 " 我是日本人" 一语 , 李登辉恐怕是把强盗殖民国日本当成祖国了, 那只是极少数接受日本利益者 , 并非代表600万台湾人都这么想 , 又说 : "钓鱼台是日本的" 显然李登辉应该多读历史书了 , 至今我才明白为甚么大家说他 " 老番癫" 的道理了 . 原来他已92岁了 , 似乎得了一种病 , 和贪腐的陈某总统一样 , 好像是 老人疵呆症 或叫做阿兹海默氏症 , 只记得 "很久以前的过去" 完全忘记 " 现在的一切" , 怜悯他吧 !
身为台湾人,当知台湾事。两甲子前的甲午年,日本发动第一次侵华战争,当时中国的政权大清王朝战败,次年乙未(1895)年4月,清廷被迫在日本马关春帆楼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除负担巨额赔款外,同时割让中国的台湾及澎湖列岛集辽南给日本。同年5月,日军登陆台湾,台湾人全面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保台战争达二十年。大规模武装抗日遭日帝「平定」后,台湾各地民众零星的武装抗争仍此伏彼起。武装抗争后继之以文化抗争,日据台湾50年,台湾同胞抗日50年,不屈不挠的抗日精神,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的历史写下新页。
日本殖民者在台湾以其精锐的现代化武器血腥镇压台湾汉人和原住民 , 施以扫荡 , 烧夷与屠杀 . 另一面招降一面制定"匪徒刑罚令" , 任意罗织罪名杀害我同胞 , 高达11,950人 . 1907-1915年间 , 全台仍不断发生小规模武装抗日事件 , 其间重要者有 : 1907年11月 北埔客家蔡清琳事件 , 1913年1月 客家华侨罗福星事件 , 1913年12月 东势角赖来事件和大湖张火炉事件 , 1914年2月南投陈阿荣事件 , 1914年5月 六甲罗臭头事件 , 1915年焦巴(口)年余清芳事件等最为惨烈. 日本更对於原住民实施第一次理番五年屠杀和第二次理番五年屠杀 , 引起各族原住民激烈反抗 , 重要的有 : 1930年雾社事件奴役残酷 .
有关原住民被迫参与太平洋战争的人数八千人以上 , 生还者不到十分之一 , 借徵兵将原住民送往战场送死 , 生前从未享有日本人所享有的福祉和权利, 但在家乡的妻女却遭日人迫为慰安妇 . 而一半以上的慰安妇 的, 她们的父兄或丈夫 , 居然都是 "高砂义勇队"的成员 , 情何以堪 . 人间惨事 , 莫此为甚 .
* 有关 " 高砂义勇队" : 日本殖民者透过资讯的完全掌握和控制 , 和运用宣传手段 , 诱骗当时只有二十岁左右 , 小学四年级程度的原住民青少年的残酷统治 , 洗脑 , 令其感念日人 , 而对於这些青少年被迫害的先祖先人讯息的管制与蒙骗 , 施以日军军中皇民化的再教育 , 在日本警察严密控制下 , 使他们无法自己了解族人历史的苦难 . 他们所认知的世界就是日人所教导的日本世界 . 本中华文化生态博物馆将以宏观角度建构原住民爱国历史 .
日本殖民四十年后仍无法改变台湾人的中国民族意识 , 於1937年4月实施"皇民化" , 在日本官方文件中显示台湾总督府所提 : 台湾防卫的根本在於岛民思想的皇民化 , 特别是国防思想的彻底普及 . 这是一项分离台湾人的民族观念视中国为祖国 , 诽谤我国 , 当时过半多数人希望中国胜利 , 台湾复归祖国 , 日本台湾总督府总务长官森冈二郎 , 利用中日战争的爆发 , 使台湾全岛更接近皇国民化 . 采取下列强制措施 : 一.强制推广日语 (日本统治台湾四十年,台湾人仍然讲台语 ) 二. 废止报纸汉文栏 三 废止旧历新年 四 . 中止台语广播 五. 更改姓名 六. 烧毁祖先牌位 七 . 奉祀神宫大麻 , 毁中国寺庙 , 兴建日本神社 , 强制参拜神社 八. 禁演台湾戏剧 (布袋戏 歌仔戏) 九. 日与常用化 , 习俗日本化 (穿木屐 , 和服 , 睡塌塌米) , 其总体目标就是摧毁中国汉文化汉中国民族意识 , 就是将台湾人日本化思想改造运动 .
** 日人以许可制利诱更改姓名 : 为防止台湾人鱼目混珠假冒日本人 , 本身是很矛盾的 . 1940年规定台人更改姓名有两个条件 : 一. 须是"国语常用家庭" , 认为耴此的台人方可体会日本的国民精神 二. 须具备日人资质涵养 , 且有皇民奉公精神者 . 日人给于种种优惠 : 1.在社会上 , 由日本政府与警察改善对待方法 , 以提高社会地位 . 2. 在教育上 , 特准改姓者子弟考入专收日人的中学进修 3. 在经济上 , 对改姓者增加木炭 , 米糖 , 面粉 , 菸酒 , 布类等配给 . 并在其家门挂上国与家庭标示 . 台湾人却力抗更改姓名 , 只有那极少数儒李登辉之流 , 以"血书志愿" 参加皇军者 , 认为是无上光荣的事 , 誓死报答皇恩 . 如此的"皇民" 居然还厚颜参选并当选中华民国总统 , 2015年8月 , 台湾面临总统大选期之际 , 赴日公然发表 " 当时台湾和日本是一国 " "钓鱼台是日本的" "马英九叫有什么用 , 何不派兵打日本要回调於台?"等狂语 . 引发国人群情愤恨 , 发起联署要求撤销其退休礼遇 每年千万元台湾人的血汗钱 . 可惜的是李登辉不但自己没忏悔 , 还反口要总统多读书 , 丧权辱国 , 污辱台湾人的行径 , 令人发指 . 国人不可不知其真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