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生活學會成立20周年; 正春書院創辦27周年.弟子規與品德生活教學網路學校招生,優惠中電話0919140073 0919-140073
首頁
1
網頁導覽
2
E.華博
3
1-2專題-50年代台灣的叫賣文化4
http://www.ccla.url.tw/ 中華文化生活教育&資訊網
中華文化生活教育&資訊網 803 高雄市鹽埕區瀨南街219號一樓
20世紀美濃客家鄉情 http://www.ccla.url.tw/hot_341389.html 1-220世紀美濃客家鄉情 2024-11-18 2025-11-18
中華文化生活教育&資訊網 803 高雄市鹽埕區瀨南街219號一樓 http://www.ccla.url.tw/hot_341389.html
中華文化生活教育&資訊網 803 高雄市鹽埕區瀨南街219號一樓 http://www.ccla.url.tw/hot_341389.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11-18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www.ccla.url.tw/hot_341389.html

池老師兒童弟子規(教品德) 歡迎洽詢 >>兒童家教班 師資培訓班 .洽詢專線0919-140073

40年代台灣的叫賣文化 : 本文節錄自朱南山/台灣古早味走賣,為傳播台灣光復初期人民百姓生活面貌和台灣人的堅忍精神,表示感謝.

灣光復的四十年代(1949年),由於日本殖民者戰敗前的大舉掠奪台灣的物質生產,使得物力維艱,民生潦苦,貧富懸殊,百廢待舉,特別是國民教育因受日本殖民統治而淪為二等國民,一般百姓教育水平低落.據統計15歲以上的台灣人識字率僅有40%.而人民GNP每人平均所得不及100美元的情況下,不少人為了維持生活溫飽,紛紛挑起扁擔或踩著腳踏車四處走賣,不時還要么喝幾句吸引路人注意. 看起來似乎很顯得卑微,但骨子裡卻是很有志氣的,畢竟台灣已經回到祖國的懷抱了,重建家園是大家努力的大願.

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說 : 番薯不驚落土爛,只望枝葉代代傳,走過和日本帝國抗爭的血淚,台灣人的一步一腳印,卻因此而留下豐富的文化底蘊,那就是中華文化老祖宗留下來的堅毅精神.

作者朱南山說 : 飲水思源要能吃果子拜樹頭.朱先生是鹽埕人,光復後的1948年出生,從小住在市場邊,看到形形色色的生意擔,產生對民俗文化的興趣. 學到社會學,"生意在半天,生命在眼前"; "會做是生意,不會做是生死"的訣頭.做生意要以和為貴.

圖          不完的故事 - 在物質貧乏的年代,許多人為了生活不論颳風日曬雨淋,總要推著推車,擔著籮筐四處走賣,路人循著叫賣聲來到他們面前,小小的買賣,微薄的利潤,就在彼此寒暄問暖中完成交易. 
過去的種種,讓我們重新回憶,讓我們比較今日的交易行為,是那麼平淡而毫無感情的現實下, 台灣50年代的叫賣文化,是否可以成為台灣子孫後代的生活啟發?   
"吃苦當做吃補" : 是台灣40年代(1950-1959)人們普遍的生活認知.當台灣從二戰的廢墟中,面臨物價飛漲,人口遽增,社會動盪又嚴重失業情況下,"溫飽"似乎成為每人最關心的事.由於走賣不須店面,不用繳稅,加上可以到處走動做生意,因此吸引不少人投入.這種走賣文化有著九個特色 : 1.提供單一商品和服務 2.可以服務到家 3.廣告效果直接明白 4.做生意兼交朋友 5.傳承與創新 6.手工便宜.7.窮則變,變則通.8.小小孩子走上街頭 9."衛生"成了賣點. 由於邊走邊賣,只能提供單一商品,如賣豆花,擦鞋..走賣可以走到自家門口,比現代的外送更方便,不花外送費,廣告效果好可以看產品,比現代網路購物還真實,買賣建立誠信關係,買錯了可以找到人,成了朋友,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出現修理新行業和舶來品的生意,改變了惜物的好習慣,由於物質有限,人們不認將賣不出去的剩餘產品丟棄,而創新將之製作出新產品, 孩子們也為分擔家計紛紛到街上走賣.   
老台灣的叫賣聲 : 叫賣事招攬客人的方式,也是街頭謀生必備的技巧. 40年代的台灣,從早到晚都能聽到各式各樣的聲,人們只要憑著聲音特色和出現的時間,就能知道哪個小販來了.例如 : "燒肉粽,賣燒肉粽"就知道賣肉粽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