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頁導覽 > 正春書院簡介 > 教育 --中華文化教育五千年在正春書院
中華文化教育五千年在正春書院 : 「建國君民、教育為先」,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極為重視教育,而且以教育為一切文化、文明進步的根本。老祖宗聖賢提出人生教育的四大階段和目標,懇望中華子民依此目標教育我們的孩子。台灣正春書院正從事著這聖教傳承。
組織---正春書院的教育和做法2020.02.15
榮譽---中華文化生活學會正春書院榮譽狀2020.02.15 2020-02-23
教學---我的這一班 (建置中) 2020-02-23
教學---一起來感動 (建置中) 2020-02-23
教學 - 正春書院空中明倫講堂(影音)2020.05.15 2020-02-23
正春書院弟子規的教學引導2020.02.15未完 2020-02-23
訊息 - 正春書院弟子規品德教育在台灣2020.02.15 2020-02-23
正春书院自编"图解弟子规与品德生活"参考书简介2020.02.15 2020-02-23
大陆国学导师推荐"图解弟子规与品德生活"参考书2020.02.15 2020-02-23
訊息 - 溫州正春書院進大陸2020.02.15未完 2020-02-23
交流---中華母親講堂劉冰先生台灣講學記2020.01.01 2020-02-23
組織---成立溫州正春書院簡介2020.02.15未完 2020-02-23
教育 --中華文化教育五千年在正春書院 2020-02-23
組織---正春書院的辦學理念2020.02.15
● 幼年養性教育0 - 3歲
幼年養性教育 0 - 3歲 奠定優美的人格
諺諺是爺爺的孫子,爺爺在他一歲時就教他【弟子規】,開始時只播放【弟子規】的歌曲讓他聽,直至二歲開始學講話時,再一句一句帶他念,爺爺很用心要諺諺眼睛看著爺爺的嘴巴,模仿他發音。爺爺念一句諺諺念一句,很快地諺諺二歲時就會唱著弟子規的歌並比手勢,三歲時,就會高興地背誦【弟子規】給大家聽。這樣的教學引導讓大人們清楚地體會到人的一生中,幼教的『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父母絕不可偷懶輕易錯過 。而且父母亦應以身作則,自己要先做到了才可以收身教之功。
這個階段的教育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良好的習性一旦養成,則終身受益不盡,反之將受害無窮,因此第一階段『幼兒養性』的教育特別重要。教學上就是採用傳統直式肯定教學,因為孩子在這階段幾乎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然其純淨的心靈對外界週圍的一切訊息,卻能靠高度直覺而全面吸收,猶如明鏡照攝景物一般,不加選擇地全都接受,此時正是構成其一生性情及品格基礎的重要決定時期,此時的教育端賴父母主動給予正確的引導。 教學做法融入生活,以最輕鬆簡易的生活方式來進行,例如父母手抱幼兒或陪他嬉戲時,常用愉快的心情,輕柔的讚美肯定孩子:『你〈或直呼其名〉是最孝順的孩子、最聽話的孩子、你最喜歡弟子規......。』。此外父母亦可時常播放優美的中西古典音樂,以培養其優雅的性情。
● 童年養正教育4 - 13歲
童年養正教育4 - 13歲 聖賢智慧的陶冶
養正,是指培養其端正的心性及行為。四歲至十三歲這階段的兒童,因其理解能力微弱,知識未開,仰賴父母尚多,然也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純淨,正是一生當中記憶力最強的階段。如何把握其記憶的特長善加教育,以期收到終身受益的長遠效果,是最值得深刻反省的教育問題。
因此許多文教團體和宗教團體,不約而同地選擇【弟子規】為主要教材,來教導兒童反覆熟讀,進而落實於生活。只要父母老師認知弟子規教學的重要性,確實相信要甚麼樣的孩子,就會有甚麼樣的孩子的因果關係,從以身作則做起,利用時間,引導鼓勵、或讚美獎勵兒童反覆多讀、熟讀,帶讀,只要一兩次孩子就會琅琅上口。陪孩子一齊讀,不但本身受益,同時亦是最佳的親子成長活動。
● 少年養志教育14 - 30歲
少年養志教育14 - 30歲 理想抱負的鼓舞
十三歲之後的青少年知識漸開,理解力亦有顯著的發展,漸漸脫離父母的關懷照顧,正是意氣風發的學習獨立之時。此時即應邁進『少年養志』的教育階段。養志,是指鼓舞他們追求崇高理想的勇氣,培養宏觀遠大的志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正是我中華民族青少年們立志向學的典範。處於國中、高中時期的青少年,除了學校正常課業及特別感興趣的學科書籍外,我們建議父母老師們選擇或提供下列課外讀物,鼓勵他們閱讀。
□ 古今中外各類偉人傳記。
□ 歷代忠孝節義,及深明因果事理的典範故事。
□ 各行各業堅持理想,努力耕耘不斷奮鬥的榜樣。
以上書籍若能廣泛接觸,並且讓其熟讀,找出自己內心最崇敬,願意立志效仿的對象,如此最能激發青少年們「有為者亦若是」的豪情壯志。有了這股積極力量,不僅點燃了青少年立志的熱誠,也建立了堅定的信心:因為青少年正處於構思自己未來方向的階段,此時最需要認同效法的對象,來鼓勵他們建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及堅持理想奮門的勇氣。
● 成年養德教育31 -終生
成年養德教育31 - 終生 真實生命的開展
成年以後,進入社會與人接觸應對日漸繁增,人事愈加紛雜的過程中,必難事事周全,盡如人意,因此更須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與不足,自勉改過以求進益。處處抱真誠篤厚之意以待人接物,時時存方便利他之心以積善培德。
如更深一層體會,小我只是滄海中之一粟,所學亦不過是學海中之一滴,則能常懷謙虛之心,效法明朝袁了凡先生的精神,以改過、積善、謙德來提升充實自己,並以之淨化社會。然修德立業無有窮盡故,且三人行必有我師,隨時隨地皆可致力修習長進,只要自我生命能逐漸暢達,眼前世界亦將生機日新,故成年養德,盡此一生無限向上,無有終時。(明朝袁了凡進士晚年有訓勉子孫的四篇家書,題名為「了凡四訓」,後世廣為流傳,被譽為傳家寶典,實乃值得再三細讀的上乘之作)
網路教育篇
建國君民,教育為先。中國人的祖先聖人智慧,將人一生的教育分為四個時期,從幼兒養性、童年養正、少年養志到成年養德,就是讓我們的品格提升,心靈清靜。民國以來,我國社會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自五四運動後,政府在政策上決定去除固有文化,導至人生價值觀偏曲,影響社會風氣頗巨,而中國亦在破四舊文化大革命時要剷除中華文化,但事後皆證明如此的政策,導致社會與家庭崩解,國家陷於混亂 局面,民不聊生。時至今日,大陸政府政策方面大力恢復尊孔,成立孔子學院,弘揚中華文化,反觀台灣政府的官員也口說要重視中華文化,但政策上和實際作為上,仍有待觀察,官員們提出多元文化,在教育上仍主張將品德教育融入教學中,但是沒有老師能夠指出正確的內容為何?因此民間教育文化社團,常以微薄的力量和資源,熱心投入品德教學,他們以【弟子規】為教學工具,深切體會唯有教師從修身開始,以身作則,再配合學校支持品德教育理念和落實教導於生活,品德教育才有成功的機會。 本網以中華文化結盟角度,期盼台灣的政府,能夠體察民國以來,社會戰事動亂、天災、人禍,二十多年來的選舉動員,讓中華文化教育政策停擺。為了選舉,一切似乎都不那麼急迫緩緩再說,等選舉完後再說,政府花大錢辦煙火,卻不補助小團體小錢辦教育,民意代表也認為教育短時間看不到成果,不再熱心幫忙。台灣到底要走到哪裡? 台灣還有救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