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页导览 > 中华文化生活学会 > 映心之路-航向美丽的愿景-组织再造
有梦最美。我们已驾著这艘续航的船,走在汪洋中。它正带领我们,引导世人回到那最具人性的岛。那就是「弟子规世界神仙岛」。在那裏,人们可以享受最亲切的、令人感
到幸福而永远怀念的对待。让我们建设 中华文化艺术生态博物馆去。
创会理事长池学文於成立大会上致词全文
2000千禧年,个人在主持「盐埕文化协会感恩晚会」时,提出〈感恩的文化〉。无论站在人我对待的关系上,抑或以〈因果〉论之,感恩可以立即改变逆境的现状而逐入顺境。这一点应用在现实社会的乱象上,是值得大家省思和积极投入的公益理念。台湾四面环海,处处是水,处处生机,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之。政府和民众在面对天然灾害的问题危机处理上,亦应以感恩的心来面对,才能使得国泰民安。
已故傅伟勋先生以台湾人身份提出以下见解,颇为台湾知识份子之警惕,他说 : 台湾知识份子对於中国大陆的一切真相有饥渴般的了解欲望,十分反应台湾本身的文化断层危机,不论政局如何变化,政治与文化学术必须截然分开,否则台湾文化断层危机会越加严重,对台湾本身不利。海峡两岸的知识份子都应具有文化中国的共识共认。民国以后,西潮的冲击使得中国的知识份子顿失文化自信,急速的转型与变化,呈现了文化各种层面的不适与失调,在大张进步与改革之谈,政府在文化学术上自我封闭的作法,迟早会不攻自破,即使台湾急欲发展出本身的本土文化,其文化根源仍不得不包括於中华文化本根中,至今似乎一直缺少一种身心安住的力量。有谓菩萨道上难行能行 , 只因私欲难除 , 公益难为所然。然而「中华文化生活学会」筹备经年后,有幸能与诸位志同道合映心而来 , 同持文化人的理想与使命,齐爲发扬国粹、弘扬中华文化,著实令人欣慰与感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著先民无限智慧并融入国人生活,有著「不捐细流而成大河;不拒坏土乃成高山」的宽容大量,成就了中华文化的性格。吾人传承中华文化,发扬其和谐、和平、包容与感恩的生活价值观而付出心血。故订定本会宗旨为介绍 ,提倡和弘扬中华文化 - 提高台湾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情操 ; 推动台湾和海内外华人社会文化生活与感情 ; 联系世界各地文化、学术机构、促进文化交流.。恳望与会大众结合全民共同努力。
个人於民国89年,缘於台湾十几年来反对运动的兴起,产生「本土化」的强烈诉求,然而这种过度提倡「本土化」已呈现意识形态的草莽性,毫无理性的民粹运作,对於传统优质的文化提升和传承形成莫大的阻碍。即向文建会提出建议请定位「台湾,水的文化」(见盐埕埔社区报19) 建请在政策上确实辅导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系,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并注重文化教育利众思想的学习与传播,鼓励和奖励。引喻1.水的清净本质,代表著清洁的社会和原本清净的人心和思想2.水代表著各族群、党派、宗教、官民、贫富、和年龄等的融合3.水又反映了事实环境上(海岛)的需要。它具有融解、融合、包容之性格,也特别符合台湾移民社会的事实。中华文化在台湾是无可否定的事实,这里人民生活的方式和由中华传统文化中所领受到的生活乐趣,任何执政的政府,是无法去除的。过去的政府透过政策,想藉著荒缪的切割式教育和对历史的扭曲,过度执著地发展「本土意识」教育,积极行「去中国化」政策,而忽略了中华文化所强调的人才 、人品和人文的完全教育。
在台人民,绝大部份均先后移民自中国大陆;有外省族群,包含客家族群、明郑后闽粤后代 、其生活习惯、人文精神、语言文字(即使所谓的台语,亦即闽南语或称福佬话)和百家姓皆同 ; 从祭拜祖先、慎终追远、到节庆乡情、五福喜庆、艺术书画、经济民生茶酒文化、以及儒释道各家所留下的生活中的道德修养、医药养生和宗教信仰等等,都支配著台湾人民的社会行为和日常生活。因此,如何学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格,以消除省籍情结减少认知差距;提倡中华文化的优质生活乐趣等就成为新世代的人民共同的期望。台湾原是一个很有福报的地方,人民具备高水准教育。然而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而造成「官能文化」当道,使得社会价值严重扭曲。文化人自有忧国忧民之慨。此时提出「中华文化生态博物馆蓝图」- 让国人都能实际参与保留中华文化所带来的生活乐趣和生活方式,并藉由集体记忆来传承中华文化资源,这也就是中华文化生活学会要以「生活」取名的理由和理想。学会创立初期,提出四大目标 : 提高知名度 ; 百花齐放 ; 主题关怀 ; 文化大使 。我们愿意结合所有推广中华文化的团体和个人 ,在一个共同的心愿上一起前进,也寄望文化英才展现中华精神,从事社会关怀,一起为两岸人民文化生活与感情作出贡献,再结合世界文化,同为人类和平而努力。学会需要人与智慧的参与和各种资源的结合与提供。欢迎年满20岁以上的国人加入中华文化生活学会,人人成为文化大使,人人都是历史的开创者,为人生不留白。最后仍要感谢大家的支持,会众庄严会场。感恩再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