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可以改變文化... 文化表現出台灣人的價值觀。文化可以通過教育來呈現,故我們強力主張中華民國政府一定要以中華文化為國家主體文化。這是台灣穩定的條件。台灣因為不成熟的"民主"選舉,往往造成政治對立及文化認同的落差而有人提出「中華文化是台灣文化的根本」之事實。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世界村概念的現在,文化之融合下並不能否認每一個國家都有其獨特代表性的文化。
任何文化的形成和認同,是潛移默化的,台灣文化繼承五千年中華文化的道統,人民據有終懷文化的底蘊,是任何形式的「意識」所能改變的。
雖然台灣肯定有它獨特性的「台灣文化」,就像上海有自己獨特的「上海文化」,閩南有獨特的「閩南文化」等,但是這些地方性的獨特文化仍然脫離不了大一統的中華文化。因此,文化「本土化」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至於要如何去分析內涵,恐非這幫政客可以說清楚的。然而一個好的本土文化,必須具有幾個基本內涵:
第一,它是人文的文化。這個意思是說尊重每一個來到台灣生活的人,尊重每一個人的人生觀、人生價值、人性尊嚴。我們沒有理由以自己的意識型態和價值觀去任意批判這些同樣生活在台灣的人,包括三十萬外勞、二萬五千名大陸新娘、五萬名外籍新娘,他們都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討生活,過著最卑謙的生活。就算是愛自稱台灣人的人,也不能以「吃台灣米,喝台灣水」來鄙視外省人。何況台灣的發展繁榮也曾是外省人參與建設的成果,看看我們台灣人如何對待這些人﹖我們還有普世價值的人性和人權嗎﹖台灣如此歧視這些人,我們又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文化﹖
第二,它是多元的文化。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廿四小時都可以到達。全世界的金融和貿易是廿四小時在作息。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人,我們每天也有許多人在其他國家生活,受著當地國法律的保障以及當地人民的平等相處和往來。我們要學習欣賞各國人士的文化,我們要接受文化多元化是世界的潮流,更是中華文化的傳統,亦是台灣本土文化的傳統,我們不明白台灣本土化文化,有什麼理由不能承認就是多元化文化。
第三,它是融合的文化。台灣文化主流來自「唐山」,這是歷史不可動搖的事實,然而,台灣在四百年來,歷經西班牙、荷蘭、日本等殖民的支配和統治,其間明鄭、大清、和中華民國的二度光復台灣,最後才回歸到國民政府懷抱,中國國民黨就是中華民國當時的唯一政黨,也是代表中國行使對日本侵略國戰敗投降的受降國。政治變遷儘管如此,四百年來,台灣從五萬原住民再加上鄭成功的五萬軍民,陸續成長成為今天,台灣的本土文化,根本就是以中華文化的根本,融合了各種文化而表現具有台灣特色的文化,故台灣流行歌曲,就成為大陸民眾所喜歡的歌曲,就是因為它具有台灣中華文化的特色!